据悉,海关人员依据情报确定一个置疑清洗暗仓集团并打开财富查询。海关发现该洗钱集团以家族式运营,不但在本地开设多间公司和多个银行账户,更经过中介人招募本地人士开设空壳公司和傀儡账户,并使用这些公司、账户处理合共约140亿港元置疑违法得益。
香港海关财富查询科高档监督叶冬菁介绍,该洗钱集团以钻石、电子产品等跨境买卖作为粉饰,将很多资金屡次搬运到香港,从而将暗仓“洗白”,相关银行账户的出入账买卖合共超越2万宗。案中主脑是一名34岁非华裔本地居民。
经深入查询后,海关人员于本年1月30日采纳代号“黎明”的法律举动,突击搜寻全港多区共11个场所,逮捕7人。现在,案子仍在查询中,7名被捕人士现正保释候查,不扫除会有更多人被捕。
据中新社,香港海关财富查询科指挥官余耀荣表明,在1月30日采纳的法律举动中,香港海关人员突击搜寻坐落九龙塘、何文田和红磡的多处住所单位和商业单位,逮捕7名置疑涉案人士,年纪介乎23岁至74岁。
涉案违法集团以红磡一个商业单位作为洗暗仓的营运中心,涉案的多个银行户口是长期继续以大额和高频的形式进行资金清洗;涉案的空壳公司之间,在表面上没有业务联系,但各自使用傀儡银行户口频频地搬运资金,有别于一般进出口买卖的生意形式。
叶冬菁表明,查询中还发现,大部分涉案资金来自海外,其间有29亿元资金与印度一个手机应用程序的欺诈案有关,信任涉案违法集团一向经过国际买卖的方法,收取来自印度的汇款,将相关欺诈得益搬运到香港的银行户口。
据中国日报网,该案触及至少十多个国家和地区。其间一个银行户口单日入账超越1亿港元,一次汇款最高金额约4800万港元。海关查询也发现部分暗仓源自印度手机应用程序的欺诈违法获益。
被捕7人中包括四名中国籍人士和三名非华裔人士,据估测为该跨国清洗暗仓集团的主脑、主干和底层成员,及招募傀儡户口的中介人。
一起,海关人员成功捣破一个坐落商业场所的洗暗仓营运中心,并在涉案人士的住所及多个商厦单位中,检获很多置疑人工宝石、多部手提电话、计算机、公司印章、银行支票簿、银行卡、银行文件及出入口文件等。
修改|王月龙 杜波
校正|刘小英